美联储最新公布的6月会议纪要显示,政策制定者对利率前景的分歧正在扩大,多数官员预计2024年底前将启动降息,但关税对通胀的潜在影响成为关键争议点。
6月17日至18日的FOMC会议纪要披露,19位官员中有10位支持年内至少两次降息,但7位认为2025年前不应调整利率。分歧主要源于对关税影响的判断差异——多数官员担忧进口关税可能导致更持久的通胀压力,而少数派则认为这只是短期价格波动。
纪要特别指出,特朗普政府扩大关税范围的政策加剧了经济预测难度。尽管5月以来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,但政策制定者仍将通胀上行风险列为首要关切,认为当前4.25%-4.5%的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区间。
支持降息的官员提出,若劳动力市场疲软或关税仅引发轻微通胀,便具备调整政策的条件。而反对阵营强调,核心通胀率仍未稳定在2%目标位,且最新就业数据表现稳健,主张保持政策耐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近期公开表态支持7月降息,但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仍持观望态度,强调需综合评估6-7月通胀数据后再作决定。市场普遍预期9月可能成为首次降息窗口。
会议同时讨论了货币政策执行框架的优化方案,包括改进季度经济预测摘要(SEP)的呈现方式,以及引入更多情境分析工具。这些调整旨在提升政策透明度,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。
随着7月15日美国6月CPI数据即将公布,美联储官员将获得关键决策依据。分析人士指出,若通胀持续高于目标,可能推迟降息时间表;反之则可能强化鸽派立场,加速货币政策转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