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日,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正式推出xStocks服务,首批支持60支美股代币交易。同日,Bybit上线AAPL、TSLA等热门股票代币对,Robinhood则宣布将基于自研公链支持美股交易。这场由头部平台推动的美股代币化浪潮,正在重构全球资产流动的底层逻辑。
不同于上一周期Synthetix、Mirror等项目的合成资产模式,本轮美股代币化采用实股托管架构。Kraken等平台通过券商通道将用户资金直接导入美股市场,链上代币与真实股票形成1:1锚定。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合成资产的价格博弈局限,但同时也将全球资金更紧密地绑定在美元资产体系内。
数据显示,通过稳定币购买美股代币的用户中,超60%来自拉美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。这种7×24小时的无国界交易体验,正在成为美元资产全球化的新管道。
对于缺乏美股投资渠道的群体,代币化确实实现了某种程度的"资产平权"。巴西用户只需钱包和USDC即可持有苹果股票,无需应对复杂的开户流程和外汇管制。但该模式目前仅支持做多操作,缺乏期权、融券等基础功能,对成熟投资者吸引力有限。
行业观察人士指出,这种单向资金通道可能强化美元资本市场的虹吸效应。当L2网络、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步接入美股交易模块,加密基础设施或将成为美债、美股等传统资产的全球分销网络。
尽管存在争议,美股代币化仍为链上金融带来新机遇。当前DeFi市场优质资产匮乏,苹果、英伟达等蓝筹股的引入,可能重构借贷协议质押品结构。部分协议已开始探索将美股代币作为期权对冲标的,试图打造"现货+衍生品"的全链条服务。
Robinhood计划中的公链布局尤其值得关注。若其能打通股票交易与链上衍生品的流动性闭环,或将催生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。但这一切的前提,是解决当前产品在杠杆率、交易深度等方面的明显短板。
这场由合规交易所主导的代币化实验,标志着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的融合进入深水区。当链上交易开始承载万亿级美元资产流动,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全球资本格局的潜在重构。